王月淼告诉记者,经过两年多的超低排放实践,使得火电行业的减排绩效进一步提高,火电常规污染物对雾霾的贡献率已经降到更低水平。
所以天然气在今后几十年内,化石能源从高碳污染过渡到相对低碳和相对清洁,在这个过渡过程之中,天然气是一个最优选择,这就是有多少可以用多少的问题。中国电力报:您对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建议是什么?对2017年的展望是什么?周大地:要把天然气培育成主体能源,要扩大天然气的消费市场,就要给天然气以发展所必要的利润空间。
在清洁能源建设,包括电网各方面建设,现在是大量投入了,这都是积极的变化。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绿色发展与清洁能源成为时代的需求。第二有了清洁能源,相对不清洁能源也不想退出市场。2017年,我希望我国能进一步地明确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把能源改革的目的性要进一步地讨论清楚。如果要脱硫,就需要用石灰,石灰的制造是一个耗能的过程,也是一个污染的过程。
对煤的替代还远远不够中国电力报:雾霾天肆虐,我们呼唤清洁能源。同时,天然气控制起来很方便,带来的还有效率的提高。温度越低,烟气湿度越大。
按照我国年天然气消耗量1600多亿立方米估算,每年天然气燃烧产生的水蒸气量超过3200亿立方米,相当于向大气排放水分接近3亿吨。这就是为什么大家记忆中的童年都是白天蓝天白云,晚上星光灿烂。这些理由说的符合实际吗?符合,每一条都是实际情况。而焦点在于:这些极大污染周边环境的、含有大量石膏灰低温排放的烟气,是符合环保要求的!发达国家是怎么做的呢?事实上,一些发达国家,烟气排放温度一直是环保要求的刚性指标,通常要求在80度以上。
如果住在电厂周围,你会有更明显地感受,每一片树叶上都是厚厚一层石膏灰,这是脱硫后烟气携带的小的石膏液滴和煤灰的混合物。而我国,越来越多的火电厂都采用低温排放烟气。
例如,国外的流程是,脱硫后的烟气需要除雾,除雾后的烟气从脱硫塔进入烟气再热器的下部进行换热,这样可以保留较长的烟道,以便除雾不尽的含有石膏液滴的烟气充分沉降,不至于堵塞设备。所以,毫无疑问,取消烟气再热器无疑个因噎废食的错误决策!煤改气能避免雾霾吗?柴静的《穹顶之下》有个隐含观点,燃煤是污染主因,减少煤的使用量就可以避免大气污染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们认为,GGH(烟气再热器)不是必要的设备,建议取消。但取消烟气再热器依然不是正确的选择,这是典型的因噎废食!环保与节能,某些时候,是无法双赢的,必然要做出谁优先的选择。
目前火电厂几乎100%都装了脱硫设备,大部分装了脱硝设备。燃煤大户电力行业,二氧化硫和氮化物的排放确实大幅度减少,这是我们不能忽略的事实。即使按照文中所引述的,电厂排放到大气的烟尘和硫酸盐达到134微克/立方米,这部分硫酸盐和硝酸盐排放浓度值在总的颗粒物排放浓度值中仅占0.45%和0.67%,也仅是微量而已。柴静甚至提出了减少煤的消耗,提高天然气比例的措施(这个观点其实也是有问题的)。
其实,要找到雾霾主要来源,其实也不难,就是看我们主要的能源来源于哪里,就很容易找到雾霾的真正原因。作为一位环保工程师,我知道,这一切都在遵循自然与科学的脚步,没有例外。
低温、高湿度的烟气难以扩散,雾霾也就越来越严重。日本,由于日本是个岛国,为了避免对本国的污染,要求排放大气温度90-100℃,几乎所有的火电厂都安装了烟气再热器。
采用GGH加热烟气的工艺是国外早已成熟的技术,但在我国却大面积出现了新的问题,就是系统堵塞,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夏天雾霾比冬天少。总量上看,按吨煤燃烧湿法脱硫烟气带出1吨水估算,我国燃煤锅炉烟气湿法脱硫每年向大气排放约40亿吨的水蒸气。作为燃煤电厂减排的重要治理措施,湿法脱硫真的会加重雾霾?对此,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志轩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把排烟湿度与雾霾连在一起缺乏科学论证。国内几乎所有的脱硫后的烟气都是从GGH(烟气再热器)上部直接进入,这样固然可以简化烟道布置,节约投资成本,但是,由于石膏液滴除雾不完全,或运行时吸收塔液面控制不好,由于重力影响,导致石膏浆液很容易在烟气再热器上部附着,造成设备经常堵塞,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来源:中工网)2015年旧文回顾:这个夏天的蓝天白云能持续多久?------一个环保工程师眼里的雾霾真相2015这个夏天,我走过武汉、郑州、北京等几个城市,我看到了久违的蓝天和白云,还有夜晚那满天灿烂的星斗。
柴静提出的一些解决方案是否靠谱,这里不做评论,仅从一个环保工程师的角度谈谈对雾霾的看法。引进的技术没有吃透,在设计、制造等方面存在问题不少,设备的运行故障频发。
所以,烟气的温度对于扩散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电厂脱硫脱硝工艺通过水雾增加的硫酸盐和硝酸盐排放而导致雾霾显著加重的说法不成立。
天然气所含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低,一直是作为大气治理的措施之一,煤改气对于减少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有利,却增加了排烟湿度和氮氧化物排放量。脱硫不是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吗?为什么引进后不行了呢?问题出在哪儿呢?根据国外经验,湿法脱硫岛通常需要加装烟气再热器(业内称GGH,Gasgasheater),将烟气温度抬升到80度以上排放。
那直接导致全国大范围缺电,对经济的打击不言而喻。2、取消GGH(烟气再热器)对脱硫效率几乎没有影响,不影响排放指标的实现,甚至因为没有泄漏,甚至有利于提高脱硫效率。以同样是国内环保公司总承包的香港项目为例,由龙源公司总承包的香港南丫岛脱硫项目,凯迪公司总承包的CLP脱硫项目,脱硫系统都运行良好,也没有发生烟气再热器堵塞问题。此外,钢铁、热力锅炉、有色金属、氧化铝、化工、餐饮等行业也都在向大气大量排水分,这些水分与排放的烟气一起,更容易形成雾霾。
笔者到过近百家电厂,不用进电厂,只需将车停在附近半天,就知道该厂的烟气势低温排放还是高温排放,如果车上积了厚厚一层灰,一定是低温排放。所以,中国超过80%的能源来源于煤,也可以就此推出80%左右的废气排放来源于煤。
朋友圈里,不少人也在晒自己拍摄的蓝天照,带着一份难得的欣喜和惊讶。排放高温烟气的烟囱口几乎不可见烟雾,而低温排放烟气烟囱口存在明显的烟雾。
片中提到了燃煤、汽车排放甚至餐饮对雾霾的影响。为什么这样说呢?中国汽车拥有量虽然增长很快,但跟美国等发达国家比起来还是不多的,发达国家汽车多年前就有很高的拥有量,但也没有出现象我国这样严重的雾霾。
不论汽车还是餐饮,显然不足以造成如此严重的雾霾。那么问题来了:发达国家装设烟气再热器的不会发生设备堵塞吗?不能说完全没有,这与运行状况有关,但绝没有国内这般普遍,基本都能满足正常运行。这就造成了全国在要求的时间节点到来之前,短期内大量上脱硫项目,远远超出市场承受力。3、由于排烟温度高,消耗了热量,降低了机组效率,不利于节能。
这些国家,都是强制要求烟气高温排放。按照烟囱设计规范,由于污染雾浓度降低,脱硫后防腐湿烟囱通常只有原来干烟囱高度的一半,烟囱高度降低、湿度增大,使排烟难以扩散。
为了控制酸雨,本世纪以来,提高了环保要求,引进国外的脱硫技术,烟气脱硫开始在火电厂普及。英国,要求烟气排放温度不低于80℃,主要采用烟气再热器加热方式。
从数据来分析,一吨煤产生的二氧化碳约2.5吨,我国2013年煤消耗量约35亿吨,约产生二氧化碳87.5亿吨。彭应登表示,目前京津冀地区在冬季采暖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比平时增加30%以上,加上冬季大气混合层平均压缩30%以上,污染负荷增大和环境容量降低的双重恶化,是近十年冬季空气质量难以改善的根本内在原因,某一行业或某一技术层面微小的调整变化暂时还不能撼动这个困局。
© 1996 - 2019 身价百倍网 版权所有联系我们
地址:杨庄